武汉资讯 社保 办事指南 车主关注 旅游 交通 教育 专业 办理指南

武汉大学

[切换城市]
武汉站> 武汉教育> 武汉大学> 湖北大学信息

湖北大学

英文名:Hubei University 简称:“湖大”,“HUBU” 所在地:武汉 院校代码:10512 类型:综合类

省部共建大学2011计划国家中西部高校振兴计划
  • 湖北大学师资怎么样, 湖北大学师资好不好

(据官网2015年6月显示)湖北大学有专任教师1140人,博士化比例超过50%。其中,双聘院士3人,国家、湖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44人。正、副教授近700人,博士生、硕士生导师969人。有省属高校唯一的人文社科类“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楚天学者”51人,全国模范教师4人,国家千人计划1人、万人计划1人、“百千万人才工程”3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6人,湖北省教学名师7人、“百人计划”7人、“新世纪人才工程”17人、“高端人才引领培养计划”5人,71人享受国务院和湖北省、武汉市政府特殊津贴。8名教师入选教育部高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有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省级教学团队。
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
团队
负责人
物理学主干课程教学团队
顾豪爽
旅游规划与开发系列课程教学团队
马勇
双聘院士(3人)
林群(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宋大祥(中国科学院院士)袁隆平(中国工程院院士,“杂交水稻之父”,美国国家科学院外聘院士)
教育部长江学者计划特聘教授(1人)
江 畅
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4人)
吴传喜、陈 勇、陈正国、马 勇
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2人)
周积明、吴传喜
国家“千人计划”入选者(1人)
刘俊松
国家“万人计划”入选者(1人)
马勇
湖北省新世纪高层次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13人)
第一层次:周积明、王浩、何云斌第二层次:王红玲、王世敏、江畅、顾豪爽、蒋 涛、刘合国、马立新、杨昌平、周 斌、王贤保
湖北省百人计划人选(6人)
何云斌、刘俊松、李代芹、吴水林、朱 斌、夏清华

  • 解飞厚
  • 解飞厚  一、简历  解飞厚,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男,1956年1月出生,湖北武汉人,中共党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美国俄克拉荷马市大学教育管理专业研究生毕业。1980年至今在湖北大学任教,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教育学。现任湖北大学教育学院副院长,高等教育研究所所长,校级重点学科高等教育学负责人,硕士生导师、教育硕士导师,湖北大学“琴园学者”特聘教授。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高等教育学会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民主促进会湖北省委员会副主委,湖北省政协常委。  二、教学工作  (一)主要讲授研究生课程  高等教育学;高等教育管理;自然科学概论;教育科研方法。  (二)主要讲授本科生课程  大学学习理论与方法;文科学生科研指导。  三、科研工作  (一)主持科研项目  1.省属重点高校经费水平、收支结构研究,2009年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课题,经费7万元;  2.省属重点高校本科精英人才培养模式研究——楚才学院教育教学改革,湖北省教育厅重点教研课题,经费1万元;  3.湖北省未来十年教育行政公务人员配置规划与模型研究,湖北省教育厅重点课题,经费2万元;  4.高等教育产业化研究,2002-2004,湖北省教育厅课题,经费0.8万元;  5.研究生教育产业属性研究,2001年国务院学位办公室课题,经费1.5万元;  6.农村职业技术教育研究,2004年横向课题,经费2万元;  7.大众化条件下湖北省高等教育发展研究,2005年省教育厅重点课程,经费0.6万元;  8.湖北大学一流本科教育建设,经费5万元;  参加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教育科研课题。  (二)主要获奖情况  1、“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机制研究”(系列论文)获2001年湖北省政府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  2、省教育厅和高等教育学会奖4项。  (三)主要著作、论文  著作:  1.《高等教育学》(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材).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修订版。《省属高校为湖北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战略和对策研究》.主编.湖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2.《创导 创新 发展——湖北省高等学校改革案例集》.副主编.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  3.《高等教育的生命线——高等教育质量的理论与实践问题研究》.副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  4.《自然科学与科学教育》.独著.武汉理工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  论文:  1995年以来公开发表论文80多篇,16篇论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和其它期刊全文转载,主要论文列举如下。  1.科技成果转化为生产力应从转变科研模式着手[J].科技导报.1995(5)新华文摘全文转载.1995(7)  2.高等学校定位问题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5(3).新华文摘全文转载.2005(12)  3.大学课程:高深学问与个人知识辨析[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11(6)  4.非研究型大学科研与教学关系的现状及思考[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4(1)  5.重点高校科研中的“短板效应”及对策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1996(4)  6.科学计量与专家评审--关于高校教师职称评审改革[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0(3)  7.论中、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的衔接[J].高等教育研究(武汉).2001(1)  8.教学过程中主客体关系刍议[J].中国教育学刊.1995(2)  9.知识经济与我国基础教育改革[J].中国教育学刊.1998(4)  10.教育产业化理论与实践的思考[J].中国教育学刊.2001(4)  11.论高等教育贸易[J].科技导报(京).2001(11)  12.减负、素质教育与考试制度的改革——美中中小学教育之比较[J].科技导报(京).2001(3)  13.论“三位一体”的大学课程及人性发展[J].现代大学教育.2011(6)  14.高校创新人才培养:制度的视角[J].江汉大学学报.2011(4)  15.关于地方高校转制的思考[J].高校教育管理.2011(4)  16.湖北省教育经费困境与解决思路[J].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6)  17.试论高校治理与协商民主[J].高校教育管理.2009(2)  18.人文教育:大学如何有所为[N].科学时报.2002-07-25  19.试论学术评审中的组织不当竞争行为.学风规范与学风建设论坛.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第1版  20.论高等教育管理中的权力配置.《关键时期的省思与实言》.开明出版社.北京.2004第1版  21.冷静看特色——对我国高等学校特色的思考[J].江苏高教,2002(5)  22.经费与质量:高教扩招的关键因素[J].湖北大学学报,2001(1)  23.高等教育产业化—中国“入世”的基本对策[J]. 湖北大学学报,2002(9)  24.高考所体现的国家意志是社会的共同需要——兼论高考制度改革的有关问题[J].湖北招生考试.2004(8)  25.考试诚信的教育学思考[J].湖北大学学报.2005(5)  26.科学前沿问题的特征与发现逻辑[J].云南教育. 2003(12)  27.政府与高校关系的中外比较[J].湖北大学学报.2004(6)  28.高等教育产业特性的理论基础与特征[J].湖北大学成人教育学报,2003(3)  29.从高校规划的制定和实施看高教管理体制改革的迫切性[J],吉林教育科学,1996(6).  30.研究生论文评阅与答辩中的几个问题[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2(1)  31.中外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比较研究 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2  32.体育课程的本来面目到底是什么?——与贾齐、钟远金商榷 体育学刊 2007.2  四、社会服务工作  (一)参与湖北省政协多种活动,撰写提案和信息。  (二)参与民进的工作,为政府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三)受邀到部分高校和中小学作学术讲座。
  • 沈华
  • 一、简历  沈华,女,1967年12月生,中共党员,四川泸州人。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获管理学博士,2006-2007年以色列巴伊兰大学经济学博士后,2007-2009年北京大学公共管理学博士后。现为湖北大学教育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教育经济与管理。  二、教学工作  本科课程:应用统计学、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统计学原理、线性代数、概率论、高等数学、数学教学论  硕士课程:高等教育经济学、大学教学理论与实践  三、科研工作  (一)主持科研项目  1. 高校资助政策与学生行为选择关系研究,2011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在研  2. 高等职业院校财政投入研究,2011年度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在研;  3. 大众化时期地方高校教育质量保障和提升行动,2011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国际合作项目,在研;  4. 学生贷款债务负担国际比较及我国实证研究,2010年度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一般项目,在研;  5. 地方高校生均财政拨款标准研究,湖北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10年度专项资助课题,在研;  6. 生源地信用助学贷款运行成本核算研究,2012年中国NGO组织富平学校课题,在研;  7. “通向高等教育之路(PHE)”三期资助类项目,2009年中国NGO组织富平学校课题,在研;  8. 中国大陆家庭学校外教育投资效益研究,2008年中国博士后基金,已结题。  9. 中国学生贷款回收机制重构之国际比较子课题,2007年美国福特基金会国际合作项目,已结题;  (二)参与科研项目  1. 教育部财务司. 教育财政改革:政策与制度选择,2008年  给教育部提交《高校成分分担和资助制度》研究报告  2. 北京大学教育财政科学研究所.高等教育学生资助体系若干问题,2008年  对高职高专学生的教育投入做了分析,给中国财政部提交了研究报告。  3.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基础教育阶段城镇家庭校外教育投资研究,2007年  4. 国务院学位办课题. 中国博士质量分析报告,2007年  (《中国博士质量报告》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出版)  主要对博士生、博士导师和研究生培养单位负责人的2万多份问卷的分析  5. 教育部委托项目.大学生医疗保险制度改革研究,2007年  6. 教育部人文社科基地重大项目. 教育财政改革对教育资源分布和教育机会影响的研究,2007年  7. 教育科学“十五”规划. 高等学校学生贷款制度实施效益的国际比较研究,2006年  8. 财政部资助项目.中国高等学校学生资助制度重构,2005年  9. 美国福特基金. 学生贷款的偿还、持续发展与高等教育参与,2004年  (三)学术著作  1. 沈华,沈红. 学生贷款的偿还,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获得湖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著作类奖  2. 沈华.高校资助政策与学生行为选择关系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已经签订出书合同  (四)主要学术论文  1. Liao Maozhong,Shen Hua (Corresponding author). Educational Inequality Analysis: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Business and Social Science Vol. 2 No. 16; September 2011  2. 刘忠浩,屈代州,张玲、沈华(通讯作者). 地方高校学生学习行为与对教学满意度相关性分析,高教发展与评估,2011(4)  3. Hua Shen.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of student loans repayment patterns.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Studies,2010(1):50-53  4. 曾满超、丁小浩、沈华(通讯作者). 初中生课外补习城乡差异分析:基于甘肃、湖南和江苏三省的调查,教育与经济,2010(2):7-11  5. 沈华. 地方政府对高等教育投入差异分析,湖北大学学报,2010(6):118-122  6. Hua Shen,Adrian Ziderman. Student loans repayment and recovery: international comparisons. Higher Education,Volume 57, Issue 3, pp 315-333,2009  SSCI收录文章,在SSCI杂志中已开始被引用,被德国著名劳动经济学家IZA协会收录为会员论文。美国著名教育经济学家Johnstone教授最新专著“Financing Higher Education Worldwide. The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 (2010)”,多次引用了这篇文章的结果。已被美国、英国、澳大利亚、西班牙、泰国等数十个国家的学者多次引用  7. Hua Shen,Hong Shen,Adrian Ziderman. Student Loans Repayment in China: Designing a New Model to Ease the Repayment Burden,Higher Education in Europe,2009(2):281-290. Volume 34, Issue 2, 2009 Taylor & Francis  8. 沈华. 博士培养质量的模糊综合评价,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9(2):67-74  9. 沈华. 国家助学贷款合同文本中的还款因素分析,湖北大学学报,2009(5):91-95  10. 沈华. 美国和加拿大学生贷款减免政策对中国的启示,长江大学学报,2009(4):102-105  11. 沈华,沈红. 国家助学贷款偿还和回收效率的计量分析,北京大学教育评论,2008(4):146-157  12. 沈华,沈红. 国家助学贷款对高等教育个人收益率的影响,教育与经济,2008(2):14-17  13. 沈华,沈红. 国家助学贷款还款的违约风险研究,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8(3):117-119  14. 沈华,丁小浩,岳昌君. 从数学建模看高校学费的确定:对2008年全国数学建模大赛优秀论文评析,工程数学学报,Vol.25,2008:119-124  15. 沈华,沈红. 女性参与高等教育:未来收益回报与贫困女大学生现实的矛盾,现代教育科学(高教研究),2005(1):23-25  16. 沈华,沈红. 我国教育个人收益率研究的回顾与展望,现代大学教育,2004(5):92-94  17. 沈华,沈红,黄维. 学生贷款偿还负担的国际比较及我国的实证研究,比较教育研究,2004(10):38-43  18. 张玲、屈代州、刘忠浩、付迪、燕幸云.大学生视角下高校教学质量调查研究.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  作为该书的指导教师,获得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  19. 沈华.不同群体对博士培养质量的评价《中国博士质量报告》,教育科学出版社,2010,P25-31  20. 大学生资助政策与行为选择国外研究及对我国的启示,高教发展与评估,2012(已录用)  (四)科研奖励  1. 2010年湖北省第七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  2. 2005年华中科技大学优秀博士论文奖  四、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  1. 2012年4月,参加北京大学举办“中国高等教育回顾与展望”研讨会  2. 2011年6月,参加“通向高等教育之路项目六国交流大会”的国际会议,  作为中方代表对中国通向高等教育之路项目进行10年总结性发言  3. 2011年10月,参加“高等教育国际论坛”的国际会议  4. 2011年11月,参加“学术职业变革”的国际会议  5. 2009年参加在美国举办的国际比较教育第53届年会,提交会议论文  6. 2008年7月,在泰国 Financing Higher Education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in East Asia,合作导师Ziderman教授发言我们的合作成果,由来自英国、澳大利亚、以色列、泰国的专家参会  7. 2008年11月,探索终身学习的支持框架,提交会议论文  8. 2007年11月参加在斯洛文尼亚举办Funding, Equity and Efficiency of Higher Education,并发言,有英国、以色列、俄罗斯、荷兰、希腊、芬兰、波兰等数十个国家的专家参会,我是唯一的中国代表  9. 2004年5月, 武汉 Higher Education Financing: Cost, Accessibility and subsidize 高等教育财政:成本、入学与学生资助  10. 2007-2010年都参加了“中国教育经济学年会”,每年都会议发言  五、杂志评阅人  1. Higher Education(SSCI杂志)  2.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ducation Economics and Development  3. 高教发展与评估
  • 沈曦
  • 一、简介  沈曦,副教授,女,祖籍长沙,1971年7月生于柳州。教育学博士。2004年至今在湖北大学教育学院任教。主要从事高等教育研究。高等教育学硕士生导师。教育硕士导师。  二、教学工作  本科生教学:《学校管理学》、《教师伦理学》、《大学学习理论与方法》、《识读大学》  研究生教学:《高等教育管理》、《大学教学论》、《高等教育史》  三、科研工作  (一)主要科研项目  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课题“多校区大学管理模式研究”,参与,2002-2004年  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软课题“中国研究型大学形成与发展战略研究”,参与,2000-2003年  3. 全国教育科学规划重点课题“中国研究型大学的创建与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参与,2003-2006年  4.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十一五”规划教育学重点课题“建设高等教育强国发展战略研究”,参与,2008-2010年  5. 湖北省教育厅课题“学习型高校建设与创新人才培养研究”,主持,2007-2009年  6. 湖北省教育厅课题“追寻大学教学道德——大学教学道德价值问题研究”,主持,2010-2012年  7.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大学教学的伦理追寻与大学教师道德成长”,主持,2010-2012年  8. 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研究课题“省属高校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研究”,主持,2011-2013年  (二)主要著作、论文  1.专著:《多校区大学的组织结构与管理》,广西人民出版社,2007年  2.专著:《多校区大学管理的理论与实践》,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09年(第二著者)  3. 教育现代化的逻辑起点和因果链[J].教育与现代化.2000(1)  4. 树立现代课堂学习观[J].教书育人.2000(8)  5. 步入WTO中国高等教育质量管理的理性思考[J].国家高级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02(2)  6. 多校区大学管理的伦理原则[J].科技导报.2003(2),第一作者  7. 回到“原点”的思考——教育的真谛[J].教书育人.2003(6)  8. 大学学术文化的构成要素[J].当代教育论坛.2003(11)  9. 试论考试精神[J].湖北招生考试.2003(12)  10. 高校合并的合理化进程研究[J].理工高教研究.2004(2),第一作者  11. 大学学术组织结构的创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4(3),第一作者  12. 研究型大学的组织结构[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4),第一作者  13. 教师管理的伦理准则[J].教学与管理. 2004(7)  14. 大学管理的伦理准则探析[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7(2)  15. 高等学校教师的人本管理[J].黑龙江教育(高教研究与评估),2007(3)  16. 国外师范教育收费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湖北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3)  17. 论作为知识分子的大学教师的使命[J].湖北行政学院学报,2008(2)  18. 制定大学课程标准的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9(4) 第一作者  19. 系统论视野下的高等学校教学管理网络结构[J].当代教育科学,2009(15) 第一作者  20. 高校学习型基层学术组织建设研究[J].职业时空,2009(11)  21. 组织结构视角:大学管理低效的根源及对策[J].高校教育管理,2009(2)  22. 影响高等教育质量的社会因素分析[J].民办教育研究,2010(1) 第一作者
  • 周芳
  • 姓名:周芳  职称:教授  学历:博士  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周芳,1965年生,湖北钟祥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思想政治教育、青少年道德教育,担任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专题研究、美学概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教学与研究工作。曾获学校“教书育人奖”、“优秀共产党员”、“优秀教师”等称号;被湖北省教育厅评为“‘两课’教学先进工作者”。迄今出版一部专著《思想政治教育审美研究》,主编或参编教材多部;主持或参与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省市社科基金项目5项,省教育厅、湖北大学社科项目7项;在《科学社会主义》、《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江汉论坛》等报刊上发表学术论文30多篇,其中数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期刊《思想政治教育》全文转载、《新华文摘》观点摘编。曾分别获湖北省、武汉市人文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2011年入录《湖北省社会科学界青年学者名录》。
  • 赵涛
  • 姓名:赵涛  职称:讲师  学历:博士  研究方向: 中国哲学与传统德育  赵涛,河南三门峡人,1978年生,先后毕业于河南师范大学政治系、武汉大学哲学学院,分别获得法学学士学位、哲学硕士学位和哲学博士学位,2004年7月到湖北大学工作,现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为中国哲学与传统德育。现讲授的课程主要有:《中国哲学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在教学和学术研究中,我主要以哲学的思考为基础,并把哲学融入自己的生命血脉中,秉持慧命相续、心火相传的心愿,继承学术传统,为传统文化的创新和中国哲学的发展而努力。在中国传统哲学的研究中,注重与当前现实发展为依归;在传统德育的研究中,注重在传统与现代的比较中研究现代德育的发展;在马克思主义原理的教学中,注重把中西古代智慧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相互生发。  发表文章如下:  1.《思想教育工作对群体性事件的作用及其意义》,长江出版社,湖大书局,2012年4月版。  2.《朱谦之的虚无主义思想分析》,《楚天学术》第19辑,长江出版社,2011.19.  3.《社会转型期党的集体主义价值观之思考》,《党建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刘建凡主编,湖北长江出版集团、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11月。  4.《以历史性的视野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理论及中国传统文化的创新》,贺祥林等主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7月版。  5.《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主要任务的哲学分析》,《楚天学术》第18辑,长江出版社,2010.11.  6、《马克思主义哲学教学中对学生思维转换的思考》,徐方平、熊友华、杨鲜兰主编:《“五位一体”——思政课教育教学模式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8年4月版。  7. 《江泽民创新理论研究》,《“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严学军主编,湖北长江出版集团2007年6月版。  8.《<庄子·天下>篇的成文年代、立场及主旨新探》,独撰,《理论月刊》2007年第4期。  9.《语言的存在与理解》,独撰,《学习月刊》2007年第1期。  10.《试析高校哲学教学的几个理念》,独撰,《学习月刊》2006年第10期。
  • 张丽君
  • 姓名:张丽君  职称:副教授  学历:博士  研究方向: 国际政治理论与实践;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国外社会主义研究  张丽君,女,1973年6月生,汉族,黑龙江人。2003年于北京大学获得博士学位。2007年于俄罗斯国立人文大学留学。现为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政治学一级学科硕士生导师。  主持完成“俄罗斯思想与俄罗斯社会主义思潮”、“和谐社会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与发展研究”等项目的研究,参与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研究。为研究生开设《俄罗斯社会思潮》等课程。在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学术专著两部;在《政治学研究》等杂志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科学社会主义新视野》在武汉市第十一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中获得优秀奖。  主要研究内容是:其一,研究国际政治的主要理论流派,包括现实主义、自由主义等;其二,研究俄罗斯社会思潮。主要研究俄罗斯当代政治和文化思潮。主要内容包括:当代俄罗斯经济、政治、文化简介;俄罗斯的政党政治和民主政治;新西欧主义;欧亚主义和新欧亚思想;本土派和斯拉夫主义;俄罗斯当代社会主义思潮;俄罗斯民族主义思潮;俄罗斯自由主义思潮;俄罗斯保守主义思潮;俄罗斯政治激进主义思潮;俄罗斯政治权威主义思潮;俄罗斯现代化思潮;俄罗斯哲学思潮;俄罗斯思想与俄罗斯文化传统与文化特点;俄罗斯思潮的发展走势。其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国外社会主义研究。
  • 张 锴
  • 姓名:张 锴  职称:讲师  学历:博士  研究方向: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  张锴,男,湖北蕲春人,中共党员。1995年毕业于湖北大学,留校任教至今。
  • 翟艳芳
  • 姓名:翟艳芳  职称:讲师  学历:博士  研究方向: 高等学校德育 比较思想政治教育  翟艳芳,女,1976年1月生,汉族, 湖北洪湖人,中共党员,教育学博士。现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助理,主要担任《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等课程的教学及本科生学年论文、毕业论文的指导。  主持湖北省教育厅2009年人文社科专项项目“反思性教学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的专业发展”和湖北大学2011年重点项目“国家认同与全球意识的张力——全球化时代的公民教育变革研究”。发表《<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学生学业评价模式及其优化》、《中西传统人性论的分野及道德教育的共同主题》等近十篇论文。目前主要从事高校德育研究和比较思想政治教育研究。  工作认真负责,关爱学生,关注社会,是湖北大学博士义工队成员。
  • 于丽
  • 姓名:于丽  职称:副教授  学历:硕士  研究方向: 中国现代史  于丽,女,副教授,1964年11月24日出生,汉族。1988年毕业于陕西师范大学中共党史系,1989年分配至湖北大学工作。一直以来从事中国革命史.毛泽东思想概论.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公共政治理论课教学,已发表的专著和文章有《科学社会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台湾地区对西安事变与张学良研究评述》、《陈独秀的“二次革命论”新析》等。
  • 姚迎春
  • 姓名:姚迎春  职称:讲师  学历:博士  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理论与方法  姚迎春(1977年4月— ),女,湖北宜昌人,法学博士,硕士生导师。2001年,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本科毕业;2004年,华中师范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研究生毕业;2004年7月,进入湖北大学工作。2010年,武汉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毕业。现主要担任公共课思想道德修养和法律基础教学、专业课比较思想政治教育学教学。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基础理论与方法、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等。科研成果代表作如下:  1.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与国家文化软实力,独撰,《科学社会主义》(重要核心),2010(1)。  2. 先秦儒家“以乐修身”思想分析,独撰,《湖北大学学报》(CSSCI),2008(1)。  3、运用文艺载体推动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独撰,《思想政治工作研究》,2009(6)。  4. 试析亚里士多德的文艺育德思想,独撰,《思想理论教育》,2008(15)。  5. 思想政治教育者与教育对象,《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七章,2009年8月,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  6.《文化软实力:战略、结构与路径》,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年6月第1版,骆郁廷等著。本人写作第四章“国家文化软实力的建设路径”,约57576字。  7.主持湖北省教育厅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专项研究课题:《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重点、难点研究。
  • 杨业华
  • 姓名:杨业华  职称:教授  学历:博士  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杨业华,男,汉族,1963年生,教育学博士。现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常务副主任。主要从事思想政治教育研究。2008年被聘为湖北省省级重点二级学科(思想政治教育)责任教授,2011年被聘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琴园学者”特聘教授二岗。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思想政治教育创新研究》),其他项目多项。出版专著《当代中国大学生核心价值观研究》(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前沿问题研究》(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两部。主编和参编《马克思主义理论与科学发展观研究》(第二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党建理论与实践创新研究》(第一副主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参编,湖北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高等学校教师职业道德修养》(参编,湖北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等多部著作和教材。  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社会主义》、《人民日报》、《光明日报》、《思想理论教育导刊》等报刊发表论文90多篇,其中14篇被全文转载。获湖北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一项(《新时期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理论研究》系列论文),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一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理论研究》系列论文)。
  • 杨鲜兰
  • 姓名:杨鲜兰  职称:教授  学历:博士  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杨鲜兰,女,1965年7月生,湖北麻城人,中共党员。1986年毕业于湖北大学政教系,获法学学士学位,1988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系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1990年获哲学硕士学位,2005年毕业于武汉大学哲学学院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获哲学博士学位。现为湖北大学副校长、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研究中心主任。兼任中国人的发展经济学学会副会长、湖北马克思主义论坛常务副主席、湖北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湖北省妇女研究会副会长、湖北省精神文明建设研究会特邀研究员,是湖北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  1988年参加工作至今,一直致力于马克思主义哲学和思想政治教育学的教学和研究工作,取得了丰硕的成果。集中研究了经济全球化条件下人的发展、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机制、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等问题。分别获得武汉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各1项、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三等奖1项。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社科基金项目5项,出版专著1部,合著1部,在《哲学研究》、《马克思主义研究》等权威及重要核心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90余篇,被人大复印资料以及高校文科学术文摘全文转载或摘载20余篇。
  • 杨惠兰
  • 姓名:杨惠兰  职称:副教授  学历:大学  研究方向: 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理论  杨惠兰,女,湖北武汉人, 中共党员。1976年毕业于武汉师范学院(现湖北大学),后留校任教至今。
  • 杨 荣
  • 姓名:杨 荣  职称:副教授  学历:硕士  研究方向: 思想政治教育  杨荣,女,1974年2月出生,湖北公安人,思想政治教育专业博士研究生。1994年湖北大学应用化学专业毕业;2000年湖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留校。现主讲《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中国近现代史纲要》等课程。  已主持教育部等课题三项:  1、湖北省教育厅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中思想政治工作研究,编号:2010d003,已结题。  2、教育部人文社科研究青年项目:中国共产党早期思想政治工作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及其当代价值研究,编号:10YJC710070。  3、横向课题:深圳市瀚丰电子开发有限公司员工思想现状调查,项目编号:060-097313,已结题。  近几年发表论文如下:  1、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马克思主义中译本重要著作介绍,《长江论坛》, 2010、2。  2、论周恩来的思想政治工作特色,《楚天学术》,长江出版社,2009、1。  3、论典型教育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的运用,《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新课程体系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2009、9。  4、《劳动界》: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开端,《湖北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学报》, 2010、1。  5、湖北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队伍建设的现状及思考,《思想理论教育导刊》, 2010、5。  6、从《劳动界》看早期中国共产党人思想政治工作方法的“三结合”,《江汉大学学报》, 2010、3。  7、《列宁民族殖民地问题的理论传入我国的时间与最初影响》,第二署名,《江汉论坛》,2010.8。  8、《论延安时期廉政建设的实践与经验》,《延安精神研究》,2011、6,武汉出版社。  获奖情况:  1、《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多媒体课件)获湖北省教育厅二等奖。  2、《充分发挥红色革命传统资源在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作用》获湖北省教育厅思政与社科处一等奖。
  • 徐信华
  • 姓名:徐信华  职称:讲师  学历:博士  研究方向: 中共党史  徐信华,1979年末生。1998年—2005年就读于湖北大学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获得法学硕士学位。2007年入读武汉大学中共党史专业,2010年获法学博士学位。曾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主持一项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参编《高校统战工作研究》。  目前主要研究方向集中于中共早期报刊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试图以一生之精力,将历史还原为生活,希图从社会生活方面,对思想、理论在20世纪初中国的传播、深化作较精细的考论。吾愿虽小,然所需功力却极深。
  • 徐方平
  • 姓名:徐方平  职称:教授  学历:博士  研究方向: 中共党史、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徐方平,男, 1964年生,中共党员,华中师范大学史学博士。现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琴园学者”二岗教授,博士生导师,湖北省中共党史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董必武思想研究会副秘书长、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副秘书长。主持2008年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一般项目“早期中共传媒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大众化研究”等重要项目6项,出版《蔡和森与<向导>周报》、《中国革命史论》、《现代化视野下的孙中山研究》和《五位一体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模式研究》等著作5部,在《中共党史研究》、《马克思主义与现实》、《光明日报》等报刊发表论文60余篇。2001年论文《中英早期茶叶贸易》获湖北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等奖(排名第二),与著名中共党史专家田子渝教授和李良明教授合著的《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史》,入选2011年第二届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2011年获“湖北省高校十佳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湖北五一劳动奖章”荣誉称号。
  • 熊友华
  • 姓名:熊友华  职称:副教授  学历:博士  研究方向: 政治经济学、邓小平理论  熊友华,男,生于1972年8月,湖北广水人,博士,现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副教授、湖北大学首批品牌专业思想政治教育专业负责人、硕士生导师,兼任湖北省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委讲师团理论宣讲员、湖北省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理事等。1991年考入湖北大学,在政治系政教专业学习。1995年以优秀毕业生毕业后留校任教。1998年参加全国研究生统一考试以优异成绩进入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攻读硕士学位,其间多次获优秀研究生及科研成果单项奖,2001年研究生毕业、获得硕士学位,毕业论文获湖北省首批优秀硕士学位论文。2002年,考入武汉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继续攻读博士学位,2006年博士毕业,获法学博士学位。主要研究方向为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着重围绕弱势群体问题、利益冲突与利益表达问题、利益关系整合问题以及思政课教育教学等问题展开理论研究。  参加工作以来,出版专著《弱势群体的政治经济学分析》、合著《制度创新与共同富裕》等3部。先后在《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科学社会主义》、《思想理论教育导刊》、《中国教育报》(理论版)、《艺术教育》、《湖北大学学报》、《经济与管理研究》、《经济问题》、《江汉论坛》、《思想政治教育研究》、《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近50篇,其中多篇文章被人大复印资料及人民网、光明网、求是网、教育部社科网、中国社会科学网、搜狐网、凤凰网等20多家著名网站全文转载,多篇被新华文摘、人大复印资料索引。多次参与相关领域的国际学术会议,提交的学术论文均顺利入选,并被EI、ISTP等国际检索机构检索收录。参编教材、知识读本等4部。  讲授课程主要包括:本科生课程:《政治经济学》、《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概论(二)》、《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系概论》。硕士生课程:《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选读》(资本论专题)、《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思政学科课程与教材分析》。博士生课程:《马克思主义理论前沿问题专题研究》  获湖北省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先进工作者、湖北大学“十佳青年教师”、 湖北大学“优秀教师”、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先进个人、优秀共产党员、湖北大学三育人先进个人等多项综合奖项,获湖北大学教学成果一等奖一项,获省教育厅、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研究会科研论文三等奖、优秀奖等多项。指导的学生多次获湖北省优秀学士学位论文、湖北省大学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湖北省大学生“挑战杯”竞赛三等奖、湖北省大中专学生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等。  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社会公平正义与‘无直接利益冲突’研究”、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民生问题的网络表达研究”,武汉市社科基金项目“武汉‘无直接利益冲突’的制度防控体系研究”等科研项目6项。参加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教育部博士点基金项目、湖北省社科基金项目、湖北省教育厅项目等多项。  电子邮件:youhuax@hubu.edu.cn
  • 吴志娟
  • 姓名:吴志娟  职称:讲师  学历:博士  研究方向: 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 中国革命史  吴志娟,女,湖北咸宁人,汉族。历史学博士。1996年考入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国家文科基地班,本硕连读。2003年毕业,获历史学硕士学位。同年7月进入湖北大学政法与公共管理学院任教。2012年随院系调整,转入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思想文化史、中国革命史研究。  主讲课程:《中国近现代史纲要》、《毛泽东思想文化专题》等。  主持项目:2012年湖北省教育厅专项任务研究课题:《<中国近现代史纲要>MSD教学模式与大学生“读史明智”能力培养研究》。  主要成果:《中国共产党早期对民主革命认识的日趋深化:以中共一大到三大的政治口号演变为视角》,《中共党史研究》,2011年第12期。《理科大学生历史意识与历史认知能力的调查研究》,《湖北大学学报》2011年6月(专辑)等。
  • 涂用凯
  • 姓名:涂用凯  职称:副教授  学历:博士  研究方向: 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  涂用凯,男,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博士。 2000年毕业于华中师范大学政治学研究院科学社会主义专业,获法学硕士学位;2006年毕业于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政治学理论专业,获法学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于政治学、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方面的学习和研究。研究内容主要包括基层治理、世界社会主义。现主要讲授本科生《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课程和研究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专题研究》、《政治社会学》课程。主持国家级1项,参与国家级和省部级课题5项,在《马克思主义研究》、《科学社会主义》等刊物上发表论文20余篇,有2篇被人大复印资料转载。
  • 田子渝
  • 姓名:田子渝  职称:教授  学历:本科  研究方向: 中共党史  田子渝,男,1946年3月生,四川泸州人,汉族。曾就读于武汉市第一师范学校。现为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二级教授,湖北大学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专业的博士生导师,兼任武汉市文史研究馆馆员、湖北省人民政府参事。学术上主要成果:一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史与中共创建史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初期传播史》被选入2011年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二是中共党史人物恽代英、李汉俊。主要著作《恽代英传记》、《李汉俊》,《李汉俊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的贡献》获得中国中共党史学会第二届优秀论文二等奖(2002);三是对武汉地区民国史研究。主要著作有《湖北通史.民国卷》(与人合作)、《武汉五四运动史》(独著)、《湖北新民主革命史·解放战争时期卷》(独著)、《武汉五卅运动在武汉》(主编)、《武汉国民政府史料》(主编)、《武汉抗战史料》(主编)、《武汉解放战争史料》(策划/编辑)、《武汉民国初期史料》(策划)。其学术成果2次获得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社科一等奖(集体),3次获得湖北省人民政府颁发的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3次获得武汉市人民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2次获得武汉市人民政府社科优秀成果三等奖,多项获全国中共党史人物优秀成果。现正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共产党早期领导人遗著的搜集、整理与研究”的子课题“李汉俊”项目。
详细地址
  • 详细地址: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友谊大道368号
  • 电话:
    %u0030%u0032%u0037—%u0038%u0038%u0036%u0036%u0033%u0030%u0036%u0030
  • 邮编:
    430062
相关推荐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华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华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四川师范大学师资好不好,四川师范大学师资怎么样 西安交通大学师资好不好,西安交通大学师资怎么样 甘肃政法学院师资好不好,甘肃政法学院师资怎么样 贵阳中医学院师资好不好,贵阳中医学院师资怎么样
相关专题
[查看更多]
其他地区 热门标签 常见问题

本文内容和图片部分来自网络公开信息,如有侵犯您的版权或著作权请速与我们联系 (在线客服 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或给我们发邮件(1078189145@qq.com)), 我们承诺核实后工作时间1小时内删除;2、本文内容、观点以及数据是根据网站大数据算法得来,仅代表本站观点,我们不保证其绝对真实和数据可靠,仅做参考,勿引用做其他用途, 否则因此产生的一切损失和法律后果本站概不承担。3、本文排序、排版、内容组成、设计的知识产权(版权)为城帮网city12580.com所有;转载、引用本文数据内容、排序结果请注明来源“城帮网”, 且要有来源链接指向本文。全文转发或抓取、抄袭本文内容,我们将提起法律诉讼保障本网站权益。